捐赠故事

当前位置 :  首页 > 征集编研 > 捐赠故事

一本手抄的《二胡曲集》

发布时间 : 2022-04-02

捐赠人:周涵初

捐赠物:《二胡曲集》手抄本


周涵初,1932年出生于嵊州,1951年考入杭州师范学校音师科,19537月由于教师紧缺提早毕业。长兴中学、杭州第八中学、杭州延安中学音乐教师

周涵初

周涵初

1951年初,周涵初在杭州私立安定中学毕业后,在嵊州老家务农,姐姐周苏珍写信给他:“你喜欢拉二胡,来考我们学校的音师科吧,我们杭师有位教音乐的顾先生,特别有才……”原来涵初的姐姐在杭州师范读书,是顾西林先生的弟子,也是位器乐爱好者。涵初的二胡就是跟姐姐学的,要考杭师音师班,得加紧练习二胡,可苦于没有二胡曲谱集。当时姐姐就把顾老师在福建音专教学时用的刘天华著的《二胡曲集》借回家里来,他如获至宝,就一笔一画地抄写了起来。杭州的冬天是有名的湿冷,那时节除了铜火铳,没有什么取暖的办法,抄得他瑟瑟发抖。到了晚上,那刁钻的西北风时不时地钻进屋内,搞得人心烦意乱。抄二胡曲集必须专心致志,格外小心,因为不但要抄旋律,还要抄指法和弓法,位置要十分精准,来不得相差半分。这本曲集共有刘天华十首独奏曲,涵初抄了很久才完工,望着那整齐绢秀的数字和符号,涵初舒了一口气,不禁笑了。有了这本曲集,他练习二胡的劲头更足了,报考杭师的信心也增强许多。

涵初终于如愿以偿考上了杭师音师科,这是一个专门培养中学音乐老师而设置的专业。更让他高兴的是,他终于成了顾西林先生的一位弟子,能亲聆先生的教诲,学习二胡了。

每天晚饭后,涵初带着顾先生借给他的卷丝头二胡和自己手抄的《二胡曲集》,到先生房间去练琴。不管先生在吃饭还是在做事,他只管自己拉琴就是了,先生听到有问题时会立马叫停的。

这天练完琴,先生忽然对涵初说:“以前你姐拿来手抄曲集,让我在封面上题字,那时我很忙,今天有空了,我给你题字吧。”先生拿出笔墨,在手抄曲集上写下了一行漂亮的隶书,“二胡曲集”,又在下方写上“刘天华著”,再下面写了“涵初珍藏”四个小字。涵初终于如愿以偿了,这是先生对他抄谱学琴的充分肯定,是对自己的莫大鼓励。


《二胡曲集》封面

《二胡曲集》封面

涵初在学《光明行》了,这首曲子的尾声全部要用颤弓拉,”一遍下来手就酸得不行,后来手是不酸了,可要让琴声强弱得体,运用自如就不容易了。涵初下狠心练习,不管白天晚上,一有空就拉。终于,闯过了这一关。

涵初刚放下二胡,忽然听到顾先生说:“我在你的《二胡曲集》上又写了几个字,你看看,喜欢吗?”

涵初从先生手上接过自己的手抄曲集,只见封底上清晰地写着一行潇洒的行书,“伟大哉,此抄曲者也。”啊?先生夸我“伟大”,这是多么高的评价,我可不敢当。我知道先生是在鼓励我,是和我开玩笑呢!她有时真的是很幽默很风趣呢。

《二胡曲集》封底

《二胡曲集》封底

光明行

光明行

在顾先生的悉心指导下,涵初即将完成二胡的学习课程。你听,一首《空山鸟语》已经拉响了,那悦耳的鸟叫,正如他欢快的心情。

此时也许有人会问:“周老师手抄的《二胡曲集》如今还在吗?”

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:“经历了70年的风风雨雨,这本曲集和周老师一样还健在着,周老师慷慨地把这手抄本捐献给了母校,杭师大档案馆作为档案予以珍藏”。

捐赠证书

捐赠证书


学校主页 | 联系我们      Copyright © 2020 杭州师范大学档案馆    访问次数
地址: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路2318号    技术支持:信息化中心    公安备案号:33011002011919  浙ICP备11056902号-1 
学校主页 | 联系我们 | 友情链接
Copyright © 2020 杭州师范大学档案馆
访问次数0
地址: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路2318号
技术 支持:亿校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