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史研究

当前位置 :  首页 > 征集编研 > 校史研究

顾西林小故事8——音乐奶奶和大关小学民乐队的孩子们

发布时间 : 2022-02-14
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5NERPqaGa_M89GQGas8VZQ

讲述人程荣炳杭师1961届毕业生1943年生,师从顾老师学习二胡、小提琴杭州大关小学民乐团指挥、市劳动模范、省特级教师。)

整理者: 苏东(杭师大档案馆志愿者)

音乐奶奶名称的由来

大关小学民乐队五、六十年代先后有三位音乐老师,最早的是沈其鹏,曾拜顾先生为师,早在1956年就在先生门下学习民乐。姜庆富和程荣炳都是杭师毕业的高材生,先生培养的器乐尖子。三位老师在孩子中间有着很高的威望。

乐队的队员们在排练之余,常会围着三位老师问这问那。最常问到的问题就是:“您是怎么学会乐器的?老师是谁?”老师们都会自豪地说:“我们是顾西林先生的弟子,我们演奏乐器的本领都是顾先生教的。”

队员们会好奇地问:“名师出高徒嘛 ,你们这样棒,你们的老师一定更有本领吧?”回答依然是肯定的:“顾先生啊中西乐器都会,她吹拉弹唱样样精。”老师们列举了先生会奏的各种乐器后,特别强调先生会演奏当时很少见的笙和古筝。更让队员们好奇的是,先生还会唱昆曲,演昆剧。

又有个队员问:“顾先生本领这么大,一定很有名气吧?”得到的回答是:“先生的名气可大呢!先生是一级音乐教师,是省音乐家协会主席,许多音乐家都是她的学生,她还是市人民代表——”哇,孩子们一齐发出了惊叹!

忽然有个队员问:“顾先生是我们的老师的老师,我们应该叫她什么呀?”

老师刚想回答叫“太师”,又觉得不妥,这称呼有些老派。

“叫奶奶啊!”这时一位小调皮冲口而出,“我们应该叫奶奶。”

老师得到了启发说:“对,我们都叫先生是音乐妈妈,你们就叫先生音乐奶奶吧!”

“音乐奶奶,音乐奶奶!”队员们兴奋地欢呼起来。从此,大关小学乐队队员心中有了一位形象高大而鲜明的“音乐奶奶”——顾西林先生。

音乐奶奶赠送的礼物

五、六十年代,国家教育经费有限,学校常常买不起乐器。那时的乐队主要是二胡、笛子和锣鼓家什。二胡甚至是几角钱一把的毛竹做的简易二胡。顾先生知道后,就拿出自己的工资买了许多优质乐器赠送给大关小学。老队员们都记得,1958年时先生送了八把红木二胡,一色的如意头,样子漂亮,音质悦耳。这是孩子们第一次使用到的高档乐器。

第二次,是在1961年,那时全国都处在极度困难中,先生赠送了一架正规的演奏扬琴。先生说扬琴摆在乐队的中心,不仅是给乐队撑面子的,它还是乐队的指挥,有着带领全队进行表演的核心作用。

第三次赠送礼物是和阿炳老师调入一起来到学校的,人们开玩笑说这是阿炳老师的“陪嫁1963年,顾西林先生又赠送了两套竹笛。竹笛是定音乐器,一支竹笛只能吹一两个调子,一箱套笛包括了全部十二个音调,共十二支,这种高级竹笛是可以拆拔的,有铜的接口,对声音可以作微调,这真是雪中送炭啊,解决了吹笛手们在伴奏时转调的难题。

还有一次,先生听说有两位同学要毕业升中学了,原来用的乐器要还给学校,而他们家境困难,自己买不起乐器,眼看着就要和器乐告别了。先生知道后,毫不犹豫,让老师代为购买三弦和二胡,送给他们,鼓励他们继续学习民族乐器。这两位队员后来都成了专业演员,先生功不可没,功德无量。

先生每一次送礼,学校都会在礼堂里展示,让乐队队员和全校师生都知道音乐奶奶的深情厚爱。的确,这些礼物展现了先生的无私大爱和慷慨大气,孩子们对她的认识又加深了一步。

音乐奶奶真的来了!

1963年冬,在大关小学第二届音乐节前,孩子们得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:音乐奶奶顾西林先生要来参加音乐节,而且还要和大家一起演出!真的吗?音乐奶奶真会来吗?孩子们议论着,猜测着,企盼着,憧憬着。

那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,先生顶着寒风乘坐三轮车来到学校。先生提着心爱的小提琴走进礼堂。啪啪……,乐队队员们鼓掌欢迎,但声音不太响亮。不是队员们不够热情,而是天太冷,手被冻僵了。你看,他们那冻红的小脸上笑得多么灿烂?

望着小脸通红的队员们,先生有些心疼,她连忙放下手里的东西,对大家说:“同学们,来跟着我做几个动作,一会儿就不会冷了!”她边说边带头摩擦起双手来。然后伸展双臂,再做原地踏步……她边做边数着节拍:“一、二、三、四……”

看着年届七十的先生跟队员们一起做准备活动,一股暖流涌上几位老师心头。他们想起先生的教诲: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,我学习乐器不可能一天学好,要天天坚持,要狠下苦功啊。”“天越是冷,我们越是要坚持练琴,要在寒冷中磨练我们的意志。”

音乐奶奶光临大关小学,不仅是为了看望乐队的队员们,她还指导乐队排练一首《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》的新曲目,更让人惊喜的是先生要担任第一小提琴,肩负着领奏的任务。

“山连着山,海连着海,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”,当表达出如此气魄的乐句被先生拉响后,队员们用手中的乐器,紧紧跟上——大家沉浸在乐曲演奏中

只有知情人才会了解先生对祖国、对人民、对党有多么热爱:抗日后方,她指挥青年们高唱《义勇军进行曲》,声援前线将士;解放前夕,她拒绝了好友同赴台湾的邀约,独身留在杭州;她在花甲之年,向党组织献上了《七一献礼》十项建议,表达了炽热的忠诚;在她遭受迫害的日子,她还写给曾经的学生,嘱咐他要相信群众,相信党……

音乐节上的演出非常成功,小队员们无不自豪,他们为能与音乐奶奶同台演出而骄傲,这是他们人生中最大的荣幸。

其实音乐节正是在先生的提议下创建的,每年一月五日,大关小学乐队成立的日子成为了音乐节。从1962年延续至今,将要六十年了。在这个甲子里,大关小学乐队出名了:周总理的接见,为外宾的演出,出国去访问,拍成了电影公映,每一项荣誉获得时,大关人都会想起音乐奶奶,因为没有她人家的浇灌和栽培,这朵文艺小花不可能成长绽放得如此绚丽啊。

先生当年的题词:“笙箫琴笛样样精,从小服务工农兵”就悬挂在大关小学礼堂。每当人们看到时,就会想起这位值得钦佩和尊敬的老人,她给大家作出了榜样,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音乐人前进。


学校主页 | 联系我们      Copyright © 2020 杭州师范大学档案馆    访问次数
地址: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路2318号    技术支持:信息化中心    公安备案号:33011002011919  浙ICP备11056902号-1 
学校主页 | 联系我们 | 友情链接
Copyright © 2020 杭州师范大学档案馆
访问次数0
地址: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路2318号
技术 支持:亿校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