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F50VWMxsX7mBT77EybXgoQ
讲述人:张曦(原名张钿鑫,杭师1967届毕业生,1948年出生,师从顾老师学习小提琴,杭州市娃哈哈小学任教,系中学高级教师。 )
整理人:谢雅洁(学科教学(历史)文科201)
1966年“文革”前夕,一个外号叫“假洋鬼子”的男孩,成为了顾西林先生的最后一位弟子。他叫张钿鑫(现名张曦),小张鼻梁笔挺,皮肤白净,个子高挑,天生一副好歌喉,颇有些“洋”气,他是学生会文体部副部长,很喜欢文艺。经同班女生徐木香的引荐,他通过一种“独特的测试”拜入了顾西林先生门下。
那天,徐木香带着张钿鑫前往顾先生的房间。房间很小,左手边整齐地码放着各种乐器,二胡最多;靠窗边有一张床,铺设十分简单,床头上有一块写着“三足猫”的字匾最是醒目。顾先生看张钿鑫有些紧张,就温和地说:“不要紧张,先吃颗青果吧。”边说边拿起青果让他品尝。
小张心里暗暗高兴,他知道先生接着就要他谈谈吃青果的体会了。原来徐木香带他来之前,已经透露了“拜师测试题”,木香说:“你进顾老师房间以后,她可能要给你吃一颗青果,吃了以后要你谈谈体会,你先想好该怎么回答。别到时候成了哑巴。”所以张钿鑫早有了准备,他不慌不忙地答道:“刚吃青果时有点酸,有点苦,后来嘛感觉就甜了。”顾先生说:“嗯,先苦后甜,你晓得这个道理啊。学乐器也一样,一定要能吃苦,得靠刻苦的训练,才能学会乐器,才能享受音乐带给我们的快乐。”张钿鑫连连点头,先生的脸上露出一丝难得的笑意。
有一个细节让张钿鑫记忆犹新,第一次拉小提琴时,顾先生把他的左手上臂用背包带绑起来固定在左胸上,使其有一个正确的持琴姿势。这样的练习方法为他快速掌握小提琴的演奏方法起了非常大的作用。
在熟悉顾先生之前,张钿鑫有些“怕”她的。因为顾先生总是一身男士装束,梳背头,脸上没有笑脸,很是严肃。然而短短四个月的相处,小张对先生的印象彻底改变。顾先生是那般爱才、惜才,她无偿把自己昂贵的小提琴借给小张学练,无私地传授有效的拉琴技巧,她以独特的拜师测试告诉弟子提高琴艺的不二法门就是勤学苦练。先生的种种教诲,都令张钿鑫铭记至今、受益终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