捐赠故事

当前位置 :  首页 > 征集编研 > 捐赠故事

徐群土书信

发布时间 : 2020-10-19

浙江省立杭州师范学校(我校前身)毕业生徐群土于1950年7月27日写给学校的信件。作为学校校史上“闹米风潮”的学生代表和受害者,徐群土在信件中解释了自己没有拿到毕业证书的缘由,也对1946年杭州“反饥饿、反内战、反迫害”的历史进行了描述。信中,徐群土向学校提出两个诉求,一是希望能够为其颁发毕业证书;二是希望能够开具学校没有开设英语科的证明。徐群土说,因为只有这两个证明有了,他才有资格报考北京师范大学。

抗战胜利后,还在丽水办学的浙江省立联合师范学校于 1945 年度第一学期结束时迁回杭州,并恢复原校名:浙江省立杭州师范学校。此时的学校,发生了两件重大变故,让在碧湖和谐的校园关系逐步恶化。第一件变故是大环境,国民党政府开始派出党员和三青团骨干到学校进行所谓党团建设,旨在加强对学校的思想控制,对于穷人子弟集中的师范院校,尤其重视对师范生的“管训”。象三青团之前还在抗日救国的名义下开展了一些正面活动﹐ 抗日战争胜利后,三青团的许多组织在学校里开始向青年灌输封建思想和反共思想﹐ 宣扬“一个主义﹑ 一个政党﹑ 一个领袖”和对蒋介石的愚忠﹐ 进行“精神训练”﹑“生活训练”等,引发师生的极大反感。第二个大变故,就是受人尊敬的徐旭东校长于 1945 年 10 月不幸病逝。徐旭东当年在南山路筹建新校址,费尽心血,在碧湖办学时,也与师生一起共患难,威望很高。徐校长英年病逝后,1945 年 12月 11 日,省教育厅派省督学朱文治到校任校长。朱是政府行为的坚定执行者,他的到来进一步激化了校方与学生的矛盾。“米款风波”便是其中重要一事,徐群土因此成为风波的受害者。
  当时杭师由碧湖迁回杭州前,师生员工曾提出发放教职员工的“无价米”和学生的“膳余米”,借此作为返杭的路费。但朱文治拒绝了这个建议,一直拖到回杭复课以后,才在师生的抗议下被迫发放了教职工的“无价米”(折款发还)。但对学生的“膳余米”拖延不发,这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矛盾。
  值得一提的是,当时省立杭州师范学校有一个“迅行读书社”,该社吸收各班爱好文艺、倾向进步的同学参加,社长便是徐群土。读书社聘请了校内的祝其乐、柯秉铎等为指导教师。读书社配合学生会开展各种爱国活动,象祝其乐、柯秉铎都是进步教师。祝其乐后来加入了中国民主促进会,解放后担任了杭州市教育局副局长。柯秉铎书画诗词俱佳,解放后担任了严州师范学校校长。在他们的指导下,徐群土、吴廷育等一批同学成长很快。1946 年 4 月,学生为了解决饥饱问题,自筹“膳食处理委员会”,向校长索要“膳余米”以改善伙食。当时推举的谈判交涉学生代表便是徐群土。由于朱文治一直拖延,学生与校方矛盾加剧,在斗争中,朱文治不敢公开露面回答问题,并声言要对“闹米风潮”的为首肇事学生进行严肃处理。
  6 月,在全杭州学生的“反饥饿、反内战、反迫害”大规模示威游行和“要饭吃、要书读、要活命”的强烈诉求下,朱文治不得不同意发还部分膳余款。徐群土在信中也对此事进行了描述:“学生徐群土于 1946 年,因反美反饥饿贪污运动,发动罢课,与校方斗争四月余。毕业考试参加,成绩及格,校方正造册报伪教育局时,为了全体同学福利,而未受不毕业之威胁,展开了激烈斗争,结果击伤校长朱文治。校长亦不得将贪污食米交出。”
  也因此朱文治与徐群土结下仇恨。7 月 15 日,朱文治以“顽劣成性,任意妄为,言行失检,而故意聚众兹扰,违反校规,破坏校誉”为由,开除了徐群土等24名学生,同时解聘部分进步教师。8 月底,杭师学生联合高工、高商、高医、蚕校等五所专科学校,在教育厅大门前静坐示威,提出改善伙食、撤换杭师校长朱文治等要求。教育厅迫于社会压力,终于撤换了朱文治,改派孔祥嘉为校长。孔祥嘉来校后,陆续召回了部分被解聘的教师,恢复23名学生学籍,但是,带头的徐群土并未返校并顺利拿到毕业证书。“校长竞开除二十四人,后二十三人回校。将学生当为首魁除名,由此学生至今未有毕业证明。”
  新中国成立后,想继续深造的徐群土发现,要报考北京师范大学,首先得有中师的毕业证书,还得加试英语。无奈之下他只能向母校讨要毕业证书,同时希望开具在省立杭州师范学校没有学过英语的证明。作为进步学生,徐群土在新中国成立后,自然能拿回自己应得的毕业证书,只是后来是否如愿考上北京师范大学,可惜没有查到相关史料,就不得而知了。但不管如何,在那场反饥饿斗争中,“闹米风潮”也是值得学校校史上书写一笔了。

捐赠人王海燕是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2015届旅游管理专业校友,现为杭州市城西中学旅游专业教师。

00000002

00000002

00000003

00000003


学校主页 | 联系我们      Copyright © 2020 杭州师范大学档案馆    访问次数
地址: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路2318号    技术支持:信息化中心    公安备案号:33011002011919  浙ICP备11056902号-1 
学校主页 | 联系我们 | 友情链接
Copyright © 2020 杭州师范大学档案馆
访问次数0
地址: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路2318号
技术 支持:亿校云